close

一.  前言

  文學的構成是什麼?亞克慎的語言溝通模式中分為許多項目,從裡面又可以發現各種理論所著重的特質,新批評強調文本本身,必須隔絕一切感情跟外在現實的考量,用客觀的態度去解讀文本,而馬克思主義則以語境為主,要經由時代背景來欣賞剖析文本,但文學作品中還有更不可或缺的要素-讀者,每件作品都可見作者與讀者的互動,藉由閱讀把各種角色串連在一起,每位一千個的讀者,就有一千種觀看作品的態度,而這些文本中反映出的讀者視角,不但使文句更加鮮活,也造就讀者導向理論。

 

二.  讀者導向

    何謂讀者導向? 在思考這個觀念之前,得先回頭去看雅克慎的述求,他的觀念裡,文學是種型式主義,像詩歌得先是關於詩歌本身,包含其形式、意象、文學意義,然後才是詩人、讀者或世界。但我們若不將文本擺放中心位置,改成透過觀眾、讀者的觀點來看,那變成文本得要經由讀者才得以具象化,這其實蠻合理的,文本若不經由人去閱讀它,那文本就算死在那裡,無人問津,也就沒有人去了解其中想述說的意義以及概念。

   讀者在閱讀作品時,作品本身的意義也必須由讀者來感覺,讀者閱讀觀點的改變,意味著文本重新被定位。托爾金的魔戒中,魔戒這可以誘惑所有人的強大寶物,大多數讀者都認為代表人類的欲望,每個人物都擁有想追求的事物,才會不可自拔地被魔戒吸引,只有純真善良的哈比人,生活在沒有紛爭的土地上,才能抵擋魔戒的誘惑力。這觀點應該可以被大部分人接受,但是,我也可以將魔戒解讀成是女生的性器,每個人都想戴上魔戒去獲得那強大的力量,象徵著男人都想把那話兒放進女人裡面(手指套上魔戒),所以變成魔戒代表的是性欲,與生俱來的交配潛能,若是不去克制的話,會像書中結尾的佛羅多一樣,被斷去手指才阻止魔戒繼續誘惑他,可說是不節制便陽痿,這個角度就不是每個人都想的到了,但你說它是錯誤的嗎? 文本的閱讀本來就是自由無拘束,讀者導向討論文本,但沒有一定的規則去限制。

  雖然是這麼說,但仍存在著基本條件,讀者跟作者必須運用相同的符碼達到溝通,像是俄文書寫的小說若沒有翻譯成英文,那只有少數會俄語的人可以看得懂,其他人翻開所見皆為亂碼,尋找不出其中脈絡與關聯,從讀者導向的批評觀點來看,讀者必須從字句中尋找解讀的工具,要在文本提供的材料下功夫,首要條件便是我們運用書寫訊息的符碼,透過文字去實現閱讀。

    我們來看看一首席慕蓉的詩

如何讓你遇見我

在這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

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

求祂讓我們結一段塵緣

 

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

長在你必經的路旁

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

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

 

當你走近 請你細聽

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

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

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

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

是我凋零的心

 

    首先,讀者必須體認到這是一首抒情詩,席慕蓉是位畫家,創作之餘也會寫詩,詩中充滿各種巧妙的形象與意境,是寫情卻喻情於景,將女子對男子的真情,如癡如醉的暗戀用簡單的文字、奇特的意境來呈現,我們都能體會詩人述說的樹其實是戀愛的化身,花、顫抖的葉、凋零的心都是讀者可以掌握的關鍵,透過這些意象,讀者可以在心中描繪出動人的情景,一棵樹在微風中搖曳,等待人影的經過,花開繁盛,但人卻從沒意識到。詩中留下許多未說明的部分,等待讀者自己去藉由想像來填補,詩人創作時會留取許多的斷句,有可能是一連串的名詞,或無法用現實去思考的情景,空白代表的並非未完成,而是充滿可塑性與自由,留下空白可以增加讀者去發掘文本的動力,若一切皆平鋪直述、淺顯易懂的將每件事攤出來讓讀者知道,那就失去閱讀所能帶來的驚奇,作家將文字陌生化達到神祕朦朧的效果,讀者藉由閱讀空白尋找屬於自己的解讀方式,像是在參與一場遊戲般勾起人的興趣。

 

三.作者眼中的讀者

    作者寫下一段文字,他是要寫給誰看? 如果是一本童書,那用詞當然不能太過生澀,描寫人心黑暗面也要拿捏,殺人?總不能將屍體的慘狀一一詳述,這會傷害到幼小心靈,但相對來說,寫作的假使是偵探小說,那屍體的每個傷口特徵,小至毛髮分析都得提上一筆,為了讓讀者加重懸念,跟上裡面主角抽絲剝繭的手段來一同推理兇手。 以讀者作為中心,那所有的出發點皆為讀者,因此作者會預設讀者,也可以說作者在檢視自己的創作時,會分離出第二個自我來擔任觀眾,換個角度檢視自己的作品合理性,寫小說會看是否敘述朦朧不清,還是伏筆太明顯導致失去閱讀的樂趣,有時候作家預設的隱含讀者並非為真實的讀者,最有名的例子便是<哈利波特>,可以發現,羅琳在第一集書寫的哈利是個單純、正面的小孩,故事體系也偏向直覺式的打敗大魔王,裡面出現的一些壞人也沒說恐怖邪惡到哪去,從這幾點可見,他當初鎖定的閱讀年齡層應該較小,但出乎意料的是,他的書瘋狂大賣,從小孩到大人皆愛不釋手,雖然跟她預期的隱含讀者有所出入,不過羅琳也跟著改變她書寫的方式,書越來越厚,故事慢慢沉重,開始將定位拉向青少年小說,從死人數更可以看出這明顯的差異,前三集沒死半個人,到第四集死一個,第五集死了四個,第六集、第七集死人已經變成常態性出沒,也就是說,作家會隨自己預設的讀者不同,產生不同的情境傳達給讀者知道。

    作家還有另一種化身-隱含作者,作家會詢問自己所寫的東西是要說明什麼,也會思索該如何表達自己的立場,但絕不是把自己完全投射進入作品中,畢竟要是有兩方表示不同意見的派系出現於文本,作家既不能同時是讚成又反對,那恐怕會精神分裂,因此作者是慢慢滲透進文本中,成為更至高無上的含意,經由裡面的角色或者一些事件,強化著某些觀點,像是魯迅在<狂人日記>裏頭藉由狂人之口,吶喊中國傳統禮教吃人的敗筆,也可說是魯迅自己要帶給中國人民的警鐘。這代表一件事,作者有能力操作讀者的觀感,有些文本是開放式的,邀請讀者共同合作來產生意義,像是詩歌、俳句。有些則是封閉式的,事先決定好讀者的反應,像偵探小說及漫畫。作者可以經由刻劃一個角色來加深讀者對她的觀感,瑞典犯罪小說<龍紋身的女孩>裡,女主角被評斷為精神異常,無法自主的青少女,但我們跟隨女主角的觀點,會發現她有時是裝的,甚至不在乎這些人的眼光,更可以說作者在引導我們思考這角色的定位,我們既有認知的主觀概念,會因為對一個人了解越深而被打破。還有另一部特別的小說<冰與火之歌>,裡面是一個架空的中古奇幻世界,而主角...沒有主角,作者會輪流切換每個不同的角色去推進故事,好人、壞人、公主、戰士、侏儒,但後來會發現,其實壞人並非真正邪惡,他們只是想要的東西跟好人有所衝突,好人呢? 也並非真的擁有什麼偉大的情操,往往動機多是復仇、推翻君主或奪回統治權之類。所以,隱含作者可以是單方面,也可以是多角的,作者會用最自己認為適當的方式來寫作文本,而讀者就依照作者丟出的道路,決定思考的走向。

 

四.結論

    讀者導向的迷人之處在於,在各種理論百家爭鳴的同時,它直接述諸於真正掌握文本主導權的部分,也就是讀者本身,許多批評理論都過於僵硬封閉,堅持用某種特定的方法去檢視文本,試圖證明文本符合他們所講明的理論,但讀者導向批評原則是,讀者優先,不會去在意文本自身的各種零零瑣瑣,畢竟可以說文本寫出來就是要提供人閱讀,連日記這種私密物品,也是要寫給自己看。但不可否置,太過自由的結果就是缺乏規則,讀者導向的評比標準太多義,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解釋方法,缺少一定的統整性。但閱讀本身不就是一件快樂的事,我們從中發掘屬於我們的自身經驗,來跟文本呼應,跟作者交流,產生出的一切,都是屬於自己所有的一番獨特見解。

 

 

這篇文章翻出來是覺得有趣才丟上來,我知道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會有點孤噪,也給一些想讀中文系的參考,這就是你們未來要面臨的機車報告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怪老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